18 出口
探出尖沙咀的地鐵站。從龐雜蜂湧的人潮中找到因施工圍起的窄小出口,如同地面上的高樓簇擁的狹長樓梯不斷往上走,剛踏出來是淡薄而微溫的日光。
還沒走到彌敦道,就見到那建築質地與眾人群相,一仰望,天際線瘋狂往上長,形狀嶙峋,玻璃帷幕矗立成海,在空中洶湧波動。
腦裡浮現多少個旋轉鏡頭,在還沒邁出腳步的定點,層疊再層疊,參差再參差,儘管眼前所見是日常裡的平和。
22 重慶大廈
追尋著那個阿May的重慶森林場景,未料卻誤闖了一個徒然同名的神祕都市叢林。
兌換外幣、買賣交易的字樣交錯凌亂,各種不同膚色形貌人們來往走過,這間店、那口櫃檯,多少語言和吆喝和匆促的腳步在這個低低的天花板下流動,接近出口的時候上方的銀亮鏡面映著那個幾乎荒謬的感覺。
原本想著的畫面終究只是電影。追尋的,終究是不存在的虛影。
23 尖沙咀街頭
滴滴滴滴滴滴滴滴,紅燈是散漫,綠燈是急走。而某些路口無法一次過,要先到中間暫停幾秒或幾十秒,才會銜接到另個綠燈能起步走。
站在彌敦道在尖沙咀的盡頭,旁邊盡是琳琅滿目的酒店百貨大樓。
眾聲喧譁,在這個滿是人潮與車潮洶湧的繁華地帶,不存在任何空白格。旁邊是幾分之幾拍的滴、滴、滴,另邊又是行進的滴滴滴滴滴滴,催促著通往下個路口。
24 日光裡的紅van
曚曨日光裡的迷濛街頭,在彌敦道盡頭的中央分隔島眺望對街的路口,剛好一班記憶中香港的紅van駛過。
這裡不是歐洲,也不是美國,卻好似在那個街口錯置了英倫時空。
可來往的多是黑髮的華人面孔,還有熟聽但聽不懂的粵語要比英文更顯露。這午後,涼著不少不多的溫度氣候,適合穿著薄涼的長袖,跟個人挽著手往人群走。
25 維多利亞港
「你是浪子別泊岸
就算她笑得多好看
間中回味是最適當
泊岸以後誰想再看」
——My Little Airport 〈你是浪子別泊岸〉
光,幻化如夢。這天才剛剛見到面,半夜就看到網頁上浮現了加為好友的回顧通知,從來沒想到多年後的我們,會約在另一座城市再次相見。
人潮如此洶湧,卻意外走得緩慢,午後的日光將城市輪廓魔幻得有些失真,逆著光、臨著海港,海風掀揚著髮,那時看著她,比當時幾乎天天要見面的記憶裡還要更好看。
沿著海岸的路,穿過百貨商場錯落的街區,漫無目的走著,卻彷彿無比確定——此行,此時此刻,是為了見妳。
26 觀海
「你是浪子別泊岸
一般人都難以抵抗
眾生都墮入情網
你是我們唯一寄望」
——My Little Airport 〈你是浪子別泊岸〉
眺望著,晴朗天空下的維多利亞港灣,與無數進出來往的船舶。
走著走著,旁邊是觀海的平台座位,走下階梯、靠著欄杆,順著陽光望向另一邊的海岸,那裡會是輪船停靠起降貨櫃的碼頭嗎?那些會是帷幄全球金融商業的摩天大樓嗎?
剛剛靠岸了,靠近這裡的白色船艇,在如此偌大的城市面前,如何渺小都要迷惘。
27 城市之上
「你是浪子別泊岸
清風是你的翅膀
太陽帶給你光芒
泊岸卻令你枯乾」
——My Little Airport 〈你是浪子別泊岸〉
飄浮在城市之上。
虛幻,建構了這座真實存在的港島城市。以歷史為地基,以資本為鋼骨,鑿進原是貧瘠港埠的新生之地;曾幾何時,地價早已遠超樓高,生活單位侷促於斗室方寸,而偉大城市之名,都疊架在那些無以言說的蕭條裡邊。
轉身,下樓。卻感覺踏不到實地。
28 地標
沒能走到星光大道,因為整修封閉而無法走過那邊。
光是看著海港裡的船隻,還有對面數不盡的建築樓房,和那種似曾相識又彷彿陌生的海堤,海風裡的氣味,薄涼的溫度,那時候,感覺真正見到香港。
對於外來的異地旅人,總要有個地標作為感知這座城市的媒介,未必是純然的美,也未必貼近那裡真正的生活,可那卻是萬千來訪終要的一種儀式,如此才能說是來過。比起抵達,證明是重要的。
29 走唱
天橋上的走唱人,彈著吉他吹著口琴,腳邊放了個小小的零錢筒,而頭髮如身後一排欄杆灰白著。
橋上是往復車站的匆匆過客,橋下是多線道滿是引擎聲響的車陣。
誰也無心停留,卻是在記憶裡略過一瞬的背景音,在街頭,無名無姓卻以迴響的吉他口琴,散逸在那個讓人稱作現代香港的大時代裡,好似歲月風霜鏽了圍欄染了髮色,時代的謳歌。
30 天橋
那些多走的路,都為了與彼此多點相處。
看著前方兩個女子通往天橋的另個盡頭,像是對映的版本。曾經共有的現在都是難得,那時幾乎要天天見面,可過了當時的場合,人與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,各自的生活要過,倒也不是要好與否的問題。
送妳一段路,送我一段路,從紅磡站延伸的天橋岔往不同路口建築。噯就送到這,好好抱個,願我們,都好好的。
31 鏡像
那是從橋上經過一群穿著筆挺西裝繫上領結的伴郎男子,其中一個邊鬆開領口邊往前走似乎要探看什麼,所看到的港埠景色。
鏡裡的城市竟與原本的城市相連成一個宛若本就存在的輪廓。將高樓遮蔽看的另一半邊複製過來,在電梯的玻璃上,再造一個港口,一島高樓,一片日暮西落的天空。
虛實交錯,恍如人生。怎麼走都如夢虛幻,怎麼夢都如實逼真,卻無從交換,只能在交界徘徊,徘徊著。
32 投射
要如何誠實,如何面對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感受而後書寫呢?
玻璃帷幕層層圍困眼前這座沒有表情甚或沒有感情的城市。
彷彿棄絕了某種無以描摹的意思,他者的投射卻成了意志。
33 星光大道
還沒注意到電影女神的雕像,就先看到許多電影明星的手印簽名,後方看板上則是曾在國際上輝煌過的李小龍卡漫繪像,繞來繞去看著熟悉的香港演員,在這裡並列。
本以為星光大道不開放就看不到了,沒想到會在這片天台上方,多少看過香港電影,曾經接連看了好幾部王家衛,也看過警匪或武打影片,不同導演眼裡不同時期的香港,不同影片裡面是不同的香港節奏,還有聽著便覺察是香港的粵語,那是其他城市難以倣效的獨特模樣。
電影,記錄的是時代,創造的是未來。而香港電影,正微觀這個時代的香港未來。
34 半島酒店
將夜時刻的半島酒店,十二月初即已佈滿了耶誕燈飾,片片雪花飛舞,麋鹿拉著一班雪橇,閃耀在漸漸暗下的夜空。
站在那個因號誌而停下的街口,望著在維多利亞港矗立近一世紀的雄偉建築。
金碧輝煌,優雅如皇家貴族,她曾是亞洲最豪華的酒店,見證過多少船隻進出與停泊,見證多少平地爭相競築高樓,見證自英倫時代開啟的香港風華絕代,而後來到你我走過的現今。未曾知曉她的過去,只是聽著身旁行人交談拼湊些許,仰望燦爛的點點燈光,直到綠燈再度亮起。
35 暮色
等待著黑夜降落,只為了見一眼,那片曾經嚮往的維多利亞之夜。
宛若絳唇,輕薄夜色。
透過燈光描摹出多少建築線條,也有著一片熾亮的廣告字體,像是在樓頂張貼的向著人們叫囂喊價式的快速廣告。怎麼也無法違心作結,該要夢幻的總要為著不協和卻無從避免的看板字體為難了。正當人潮漸漸多了起來,也該是離去的時刻。
36 夜色
幻詠香彩江。如果等待都是有目的,這裡可能是一個。
你也曾見過這片風景嗎?那時候想著的,也就是想著。有時候,說不出為什麼喜歡旅行,卻特別著迷於那種無所顧忌在某個異地好好想念著喜歡著,即使永遠無法整理。
嘗試過幾種描述或焦距或什麼數值的,試圖捕捉那片絢爛於江水的顏色卻依舊無能為力。後來發現必須有腳架遮卡或朝拜修圖軟體就是後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