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3819.jpg

 

16 美術館🌲

 

為了一座美術館,前往一座未知的城市。

 

氣溫下降了。從相倉口搭車到白川鄉,在下著大雨、還未完全融雪的時候,原本要上的瞭望臺沒去成,一念改搭早了兩個小時的巴士前往金澤,來到現代化線條設計的車站,當時冷冽的攝氏零下負一度。

 

最初,只是點開地圖上的名稱,金澤21世紀美術館,妹島和世設計,看著那白色的曲線,就決定來了。即使只有兩小時的空檔,後來又更多。有時候無關於繁複的背景、嚮往的原因或深刻的理由,要來,是一眼決定的事情。

 

DSC03820.jpg

 

或許是陰霾雨天來到美術館內,門口施工中,門裡買票的服務台前大排長龍,喧鬧裡還看不出什麼特別。直到沿著左方的玻璃和人流,慢慢逛著,一排透明的椅,無限延伸的透明牆,現代感的流線之外,又是富有日本氣息的庭園,綴以季節的顏色。

 

透明的美術館,曲線是基準,直線是支柱,白色構成平面,空間留給了藝術。

 

DSC03827.jpg

 

17 椅子🐰

 

白牆之前,一排木頭顏色的椅子,排列著美術館的日常。

 

這是暫時的藝術,會有隨著季節年月更替的作品,會有無數來往的人潮,只有背景裡的建築和家具終年固守。

 

在這裡,人們的走動也成了光影。空下來的位置,意思是希望凝止某些時刻,像是她的到來,他的經過,能夠暫停於此;即使也不因此得以久坐。

 

彷彿為了你留下位置,讓你坐了坐,坐暖,卻坐不了實,而不帶絲毫挽留。

 

DSC03825.jpg

 

18 雨傘☔

 

雪還沒完全融盡,必須撐傘的雨天日常。站在美術館的玻璃牆內,總是恆常暖和的溫度,探看著眼前冬季總會下雪的城市,和來往的人們。

 

不知道是否錯覺,這裡的人們多半撐著透明的傘,形狀相似,像是一種默契的配件。

 

傘下是一個人的空間,如果雨天需要接人會帶上另一把傘,同樣透明無色。這樣的默契,是當我走在你後面,也彷彿晴天的陽光落在你寬容的肩,容易看見。

 

傘也是一種無形的語言,安靜無聲地拉開圓弧,頂著天空降落的雨,走過融雪的季節。看著你落下眼淚,也不會濕了自己的臉,因為就只是看見。

 

DSC03841.jpg

 

 

DSC03849.jpg

 

19 松針雨露💧

 

松葉細如針,凝雨剔瑩露。

 

在美術館對面郵便局買好郵票,撐著傘,等待綠燈亮起,來到斜對面的兼六園入口,雪吊的松樹已沒有積雪,只殘餘冷淡的氣溫,但松葉上還有那日下過的點點雨珠,細圓而透明。

 

偷來的時間也不因此變得奢侈。揣在手機裡的回程車次時間是倒數,從下車那一刻就開始計時,在這座城市僅存的空檔還剩下幾時幾分。借不來,也還不掉。

 

雖是雨天,就這樣望著門前排列的高大的松,入口內看來長路漫漫的庭園,轉著手裡沉沉的傘,數不盡的雨,纖細著薄薄的松,敏感著為數不多的騷人墨客。園林大如人世,早已明白沒辦法走完的,不如離去。

 

DSC03865.jpg

 

20 金沢城🏯

 

都是搜集。對於古城的過去一無所悉,卻在偌大的庭園裡走著走著,私自想像著這裡曾經發生的古時宮廷,幾百年流變,而後到了自己外來異地旅人身處的現今。

 

緣起於豐臣秀吉時代,歷經多少祝融燒燬,而後重建的金澤城,不似印象中的大阪城那樣高聳富麗,素雅的白色牆面,沉穩的深藍屋瓦,立基於護城河邊上。

 

DSC03867.jpg

 

可是後來才知道,這已是千禧年後復刻的宮殿模樣,按著史實記載,以日本傳統木頭工藝方法建造。不可諱言那考據的用心與呈現,但仍不免想,我們靠近的是古蹟,還是歷史?我們靠近的是這裡人們的記憶,還是來自於他者的建構?站在遍地枯黃的草地前方,然後靠近。

 

DSC03874.jpg

 

21 金澤城遠眺🏔

 

站在金澤城裡菱櫓最上層的窗邊,從窗櫺探看,眺望遠方高山雪景。

 

菱櫓是過去瞭望的三層建築,旁側連通五十間長屋,格子窗在戰時將成為火槍射孔。儘管現在已無原本的天守閣和本丸禦殿,守城的長屋卻在後人的手裡重建起來。

 

靜止的時間,靜止的風景,如水墨暈染的筆法,細細勾勒著那淡漠的線條,比如前方的樹木扶疏,外圍城牆入口的石川門,城外的屋舍街道。彷彿只是背景,縹緲朗白的山安靜地包圍著平地上的城市與人們。守候,比起等待更要溫柔,不與求的溫柔。

 

DSC03880.jpg

 

22 城下🏯

 

走完長屋裡的古物導覽,外面依然下著雨,走道旁和草地上還堆著鏟開的雪,來到不遠的鶴丸倉庫,印象是少數保留下來的古建築,未遭遇明治時期大火的重要文化財。原本以為能夠入內參觀,可惜蕭瑟而兩扇大門也落實了。

 

安靜得只聽見滿城的雨聲。

 

從倉庫左側的雪堆旁,正好看見剛才進去的橋爪門與菱櫓,草地裡盡是枯黃的落葉,也許正在換季。那些記載在歷史上的蒼茫大火,燒去了金澤城內的富麗建築,也像是換季,因為意外造就的如常交替。感覺,關係,記憶,大抵也需要如此才能彌新。

 

DSC03894.jpg

 

23 金沢カレー🍛

 

既然來了金澤,就吃咖哩吧!下了公車、過個馬路,就能順利找到位在近江町入口旁建築的地下一樓,カレーのチャンピオン,咖哩的冠軍。

 

DSC03892.jpg

 

乍看是新穎的百貨地下美食街中一角,細看卻有幾分復古的座位裝潢,坐在吧檯邊的懷舊色調,盛裝在鐵盤裡的咖哩飯,需要一口毫不猶豫,現炸可樂餅的外酥內軟、淋醬豬排的飽滿口感,佐點漬物或調味香料,當米飯裹滿咖哩醬的甘美微嗆,是那種值得放下一切不說半句話好好品嚐,才對得起真心熱愛咖哩的自己。

 

DSC03897.jpg

 

24 金沢駅🚇

 

金澤車站前知名的地標,鼓門,以當地傳統的樂器作為靈感發想,結合木頭的溫厚質地,後方車站又以透亮的線條交錯架構,延伸到兩旁候車的流暢曲線。雖然在金澤停留可能不到半日的時間,但再度回到車站,站外的候車亭下來往無數市區公車或長途巴士,站內是鐵路和旅人的交會集散,而車站本身既有鼓樓為象徵,與羅列的雪吊松搭襯,同時又有新穎的設計令人驚豔。

 

一座城市需要古蹟,同時需要現代的建築設計。

 

建築是語彙,明裡暗示著城市的集體,蘊藏記憶,標誌未來,樞紐無數過境的人們。彷彿能夠永恆,其實不過是比人命更延展的時間單位。

 

DSC03809.jpg

 


 

後記:

金澤半日散策的金三角,美術館、金澤城、咖哩飯,構成一座城市的初印象。儘管是在白雪還沒融盡、下著冷雨的三月到訪,卻在心裡留下溫暖的印象,從金澤車站的新舊融合的設計,到現代藝術為標誌的白色系美術館,尤其樓梯、電梯的概念,再到金澤城的雅緻復刻,不由得思索建築之於城市的表象與意涵。

 

名古屋女子冬休日,為了美術館而到訪金澤的,六城之三。

 

 

【 名古屋女子冬休日 】六城之一:高山

【 名古屋女子冬休日 】六城之二:白川鄉

【 名古屋女子冬休日 】六城之四:名古屋

【 名古屋女子冬休日 】六城之五:大阪

【 名古屋女子冬休日 】六城之四:名古屋女子馬

【 名古屋女子冬休日 】六城之六:京都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Jenny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